越南
越南,全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英语: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语: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是亚洲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上,越南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968年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之后越南历经多个封建王朝并不断向南扩张,但历朝历代均为中国的藩属国。19世纪中叶后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86年开始施行革新开放,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南共产党是该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越南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之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国家领袖
国家主席阮富仲、总理阮晋勇
-
外文名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
人口数量
9073万人
-
简称
越南
-
人口密度
256人/平方公里(2006年)
-
所属洲
亚洲
-
主要民族
京族
-
首都
河内
-
主要宗教
佛教,天主教,和好教,高台教
-
主要城市
河内市,胡志明市,海防市
-
国土面积
329556平方千米
-
国庆日
9月2日(1945年)
-
水域率
1.3%
-
国歌
-
GDP总计
1862亿美元(2014年)
-
国家代码
VNM
-
人均GDP
1890美元(2014年GNI)
-
官方语言
越南语
-
国际电话区号
+84
-
货币
越南盾
-
国际域名缩写
.vn
-
时区
东七区
-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2.0公吨(2011年)
-
贫困人口比例
17.2%(2012年)
-
出生时预计寿命
76岁(2013年)
-
收入水平
中低等收入国家
-
人类发展指数
0.638(2014年)
折叠史前时期
今越南境内在远古时代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谅山省的平嘉发现猿人牙齿、清化省的度山发现旧石器时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时期及新石器时期,北部地区出现过数种文化遗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谅山省北山)等,当时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从事狩猎及采集,但因这些文化的相关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当时状况。南部地区的东那江下游,曾于新石器时代后期与青铜器时代之间,出现聚落、作坊及墓葬遗址共80处,被命名为“新石器时代后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间。该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实用、装饰性不高的器物。越南北部发现了以铜鼓为主要特征的“东山文化”等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后的史前文化。“东山文化”的出土遗物数量多,种类繁富,有铜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铁器、木器等。东山文化大量使用铜,例如制作铜鼓作为乐器,以及利用铜制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东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术,用划艇航行本土,并有较大型的船只,辅以天文知识作远航。[2]
折叠传说时期
古代越南北部属于百越中的雒越之地(又作骆越,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祖先)。根据越南的神话传说,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鸿庞氏。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泾阳王娶洞庭君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名崇缆)。越南人称貉龙君为“百越之祖”,而其长子则称为“雄王”(又作骆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历18代,共2000多年。因此越南人自称是“雄王子孙”或“仙龙后代”。公元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是越南古代国家的雏形。
有学者认为神话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可能只是初具政权组织的部落联盟,而非阶级社会的国家。
折叠北属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1]
折叠藩属时期
越南历史图片公元10世纪,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当时叫安南)利用中国的四分五裂局面,摆脱了中国的控制。938年的“白藤江之战”吴权击败中国南汉,939年称王,史称前吴王,建立吴朝,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但吴权只有称王没有建立国号,而且未能有效统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才正式独立。北属时期之后的历史,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并且仍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个封建王朝。
968年,丁部领(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丁朝),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两年后(970年)又自称皇帝,定都华闾(今宁平省宁平),后来接受中国北宋宋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中国直接统辖的领土。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并击退了侯仁宝率领的北宋军队的干涉。
11世纪后期,宋朝与越南李朝爆发宋越熙宁战争;13世纪中叶,越南陈朝曾击退蒙古的进攻,中国元朝建立后,越南陈朝又曾两次击退元军的进攻。战后,陈朝遣使向中国元朝朝贡修好,以示臣服。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国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明军顺势占领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即“安南属明时期”。不过在明成祖死后数年,黎利发动蓝山起义将明军驱逐出越南,但承诺维持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恢复了独立,建立了后黎朝(1428年~1789年)。
1471年,后黎朝灭占婆国,疆土逐渐向南扩张。1527年,莫登庸篡夺后黎朝,建立莫朝。1531年后黎朝在郑、阮两大家族的支持下复辟,并占据南方,与莫朝对峙,越南开始进入了200多年的南北分裂时期。1592年,后黎朝灭莫朝,越南重新分裂,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两大家族不断发生战争,史称“郑阮纷争”。而名义上的共主——后黎朝皇帝则完全是傀儡,处于郑氏控制之下。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奠定了当代越南的版图。1771年,爆发西山起义,阮文惠三兄弟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后黎朝末代君主黎维祁逃往中国,请求清军援助其复国。西山军在1789年击退了清朝干涉军,后黎朝彻底灭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年~1945年)。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折叠殖民时期
越南历史图片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开始侵略蚕食越南。后来清朝作为宗主国派兵抵抗,冯子材和刘永福所率黑旗军等参战。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另一方面,越南则沦为法国殖民地,阮朝名存实亡,法国的印度支那联邦总督则驻扎西贡(1902年后改河内),对越南、老挝、柬埔寨进行殖民统治。
面对人民的苦难,爱国青年阮爱国(胡志明,1890年~1969年)于1911年6月5日离开祖国到海外寻求救国之道。他先后到法国、英国、美国和法属非洲殖民地国家,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阮爱国得出一个真理: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国独立,就要进行革命解放运动;要进行革命解放运动,必须具有革命理论和新型革命组织的领导。
1930年2月3日,阮爱国在中国香港九龙召开会议,成立越南共产党,党的政治纲领提出的革命目标是,打倒法帝国主义和封建集团,使祖国完全独立。1940年,日本法西斯入侵越南,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终取得了胜利。
折叠二战之后
越南历史图片越南人经过抗法、抗日的长期艰苦斗争,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于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胜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亦宣布退位。9月2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宣布独立,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即“北越”)。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
1945年9月23日,法国殖民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9月26日,胡志明致函号召南方同胞奋起抗战,号召全国支援南方。中越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还没从内战中恢复,经济严重困难的新中国开始向越南无偿提供了累计达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国”。
1954年3月13日下午,奠边府战役打响。5月7日,战役以辉煌的奠边府大捷结束了,越南成功捣毁了法军据点。越南取得“奠边府大捷”后,1954年7月21日,有关结束越南、老挝、柬埔寨战争的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得以签署。《日内瓦协议》规定,越南以北纬17度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领导,南方由保大皇帝统治。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1955年7月17日,美国撕毁了《日内瓦协议》,取代法国在越南南方的地位,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保大帝,自己当了总统,建立越南共和国(即所谓“南越”)。
1961年,越南战争爆发,美国与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联军,介入了这场战争。中国出动军方和大量民力、物资援越抗美。1973年1月27日《巴黎协定》签订,美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退出越南战争,同年3月从越南南方(越南共和国)撤出全部军队及其同盟者军队和军事人员。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越南共和国灭亡,抗美救国战争赢得彻底胜利。1976年4月选出统一的国会,1976年7月,越南南北宣布统一,国号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折叠侵柬与改革
越南统一后,其军队历经越战锤炼,接受了中国的大量武器和军事物资无偿援助和一些苏援助的装备及缴获的美制武器,在前苏联的强力支持下,越共的扩张思想一度膨胀。1979年,越南趁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残暴,柬埔寨国内民怨沸腾之机大举入侵柬埔寨,将以波尔布特为首的红色高棉赶出了城市,扶植韩桑林政权,并派兵控制老挝;在越南南方发动了大规模排华暴乱,大肆驱赶在越华侨并不断侵占中国边境领土,还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最终中国于1979年进行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6年越共领导人黎笋死后,长征、阮文灵先后继任,实行革新开放,对外调整与中国及东盟邻国的关系,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使越南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1989年,越南军队撤离柬埔寨。1991年,中越实现关系正常化。1995年,越南与美国建交。
2006年,越南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加大反腐力度、解决民生问题等举措,增强凝聚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2006年4月18日至25日,越共十大在河内召开,通过《政治报告》、《2006-2010年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报告》、《党建工作报告》和《补充和修改党章报告》决议,选举产生十届中央领导机构。认为越南已初步形成革新、社会主义社会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修改补充后的党章明确提出越南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越劳动人民和全民族的先锋队。[3]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折叠政区
全国划分为58个省(安江、北江、北件、薄辽、北宁、巴地头顿、槟椥、平定、平阳、平福、平顺、金瓯、高平、得乐、得农、奠边、同奈、同塔、嘉莱、河江、海阳、河南、河静、和平、后江、兴安、庆和、坚江、昆嵩、莱州、林同、谅山、老街、隆安、南定、乂安、宁平、宁顺、富寿、富安、广平、广南、广义、广宁、广治、朔庄、山罗、西宁、太平、太原、清化、承天顺化、前江、茶荣、宣光、永隆、永富、安沛)和5个直辖市(芹苴、岘港、海防、河内、胡志明市)。[4]
折叠城市
河内为越南首都、历史名城,中央直辖市,面积921平方千米,人口267万 ,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水、陆、空交通便利。城市地处亚热带,临近海洋,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丰富,花木繁茂,百花盛开,素有“百花春城”之称。河内的名胜古迹较多,如位于市中心的还剑湖,胡志明主席曾在此宣读《独立宣言》的巴亭广场,见证中越两国文化交流的文庙等。
胡志明旧称柴棍、西贡,5个中央直辖市之一、越南的经济中心、全国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枢纽,面积2095平方千米,人口620万。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东北侧、南临南中国海。东南距海口80公里。西贡港,年吞吐量可达450-550万吨。铁路可通往河内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国各地,经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老挝。
海防为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直辖市,河内的输出港。位于红河三角洲东北端,京泰河下游,东临北部湾。市区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原为小渔村。1874年建为海港,海防由此得名。法占期间是商港和从中国昆明至河内的铁路运输终点站,后成为工业中心。城市沿京泰河右岸向两头伸展。形势险要,为越南军事要地和海上门户。
岘港于1997年单列为中央直辖市,面积1256平方千米,人口84万,位于越南中部,濒临南海,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海港。港阔水深,形势险要。
芹苴于2003年单列为中央直辖市,在后江省南面,是湄公河三角洲上最大的城市,下辖4郡4县,面积1390平方千米,人口195万。离胡志明市约160公里。是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农产品集散地和轻工业基地。
下龙广宁省省会,濒临北部湾,人口25万,是全国最大的煤矿基地,原煤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三,著名的风景区下龙湾就在附近,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顺化为承天-顺化省省会,人口36万,越南古都,市郊有王陵等名胜古迹,以象牙手工业著名于世。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位置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8°10'~23°24'、东经102°09'~109°30'之间,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柬埔寨王国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陆地面积329556平方公里。
折叠地形
越南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黄连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为越南最高峰;西部为长山山脉,长1000多公里,纵贯南北,西坡较缓,在嘉莱-昆嵩、多乐等省形成西原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东部沿海为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海拔3米左右。
折叠时区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
折叠气候
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越南气候属热带气候,整年雨量大、湿度高,北部受中国陆地气候的影响因此或多或少带有大陆性气候。东海对陆地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巨大影响。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越南领土有不同影响,因此越南不同地区有不同气候特点。越南气候随着季节、南北、东西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深受东北季风的影响,越南年均温度低于亚洲同纬度一带各国的年均温度。
越南气候可以分为两大截然不同的气候地区。
(1) 北方——在海云山(HAI VAN)以北的省份位于显出明显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热带季风气候,其受从亚洲陆地来的东北风及东南风影响、湿度高。
(2) 南方—— 在海云山以南的省份,由于少受季风的影响,因此其的热带气候比较温和、四季高温并分成旱季与雨季的两个季节。
与此同时,由于地形结构不同因此越南还有其他不同小气候地区,有的地方呈温带气候(如老街省沙巴( SA PA)、林同省大乐(DA LAT),有的地方呈大陆性气候(如莱州省、山罗省)等。
折叠水文
越南拥有纵横交错的无数河流(10公里长以上的江河有2360条),河流流向为西北—东南的两个主要方向。越南最大的湄公河和红河形成了广阔及肥沃的两大平原。越南河流每年提供3100亿立方米水。河流系统的水流每年分成汛期和枯期,汛期占整年水量的70~80%并经常导致水灾。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折叠编辑本段国家象征
折叠国名
越南在历史上的称呼几经变更,最早被称为“交趾”。据说,远古越南人的两个脚趾相交,因此被中国人称为“交趾”,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即在今越南北部设立交趾郡。唐朝时,设立安南都护府,因此越南又被称为“安南”。968年丁朝独立,建国号“大瞿越”,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1054年,李朝圣宗又改国号为“大越”。“大越”是越南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国号,其间虽有15世纪时胡朝改国号为“大虞”的短暂变更,但李朝、陈朝、后黎朝诸朝均以“大越”为号。不过宋朝以来中国历代仍然以“安南国”称之(北宋时则多称为“交趾国”)。1802年,阮福映统一大越,建立阮朝,欲改“大越”国号为“南越”,并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朝批准。清朝嘉庆帝认为历史上的“南越”涵括了广东、广西,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交州故地的现实不符而予以否决,并将“南越”颠倒为“越南”。1804年,清朝遣使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从此越南成为这个国家的新国号。1839年,阮朝明命帝改国号为“大南帝国”,此后同时采用“大南”和“大越南”的双轨国号。 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国”,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越南南北统一,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折叠国旗

越南宪法规定:“越南国旗为长方形,红底中间有五角金星。”国旗自1955年11月30日开始采用。即通常说的金星红旗。长宽比例为3:2。
国旗旗地为红色,旗中心为一枚五角金星。红色象征革命和胜利,五角金星象征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五星的五个角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和青年。
折叠国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为圆形、红底。国徽的正上方是一个五角金星,红底下面是半个齿。五角金星代表越南共产党,四周是稻穗和金色齿轮,代表工人阶层及农民阶层。金色齿轮下方有越南文“共和社会主义越南”。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于1955年11月30日启用的国徽,齿轮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
1976年越南统一 ,在原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基础上将黄色五角星和麦穗等形体和颜色进行部分修改,原越南文“越南民主共和”被修改为“共和社会主义越南”(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
折叠国歌
越南的国歌是《进军歌》。《进军歌》1945年8月革命前产生于越北解放区。1946年召开的越南第一届国会第二次会议正式确定《进军歌》为国歌。1955年第一届国会第五次会议根据政府建议对《进军歌》的歌词作了一些小修改。1976年7月2日,统一的越南国会通过决议,确定《进军歌》为全国统一后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折叠国花
越南民间把莲花作为国花,以它作为力量、吉祥、平安、光明的象征,还把莲花比喻英雄和神佛。总之,一切美好的理想皆以莲花表示。
折叠编辑本段政治体系
折叠政体
一党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折叠国体
折叠宪法
越南现行宪法是第四部宪法,于1992年4月15日在八届国会11次会议上通过,是1946年、1959年、1980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越共“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目标与国家全面革新路线。宪法规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越南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为指导思想。
折叠国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任期5年,通常每年举行两次例会。2016年3月21日至4月12日,越南举行第十三届国会最后一次会议,选举阮氏金银为国会主席。
阮氏金银(Nguy n Th Kim Ngan),女,1954年生于越南南部槟椥省,获经济学学士、政治学硕士,越共党员。
折叠政府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2016年3月21日至4月12日,越南举行第十三届国会最后一次会议,选举阮春福为政府总理。
阮春福,男,1954年生于越南中部广南省,毕业于河内国民经济大学,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中央军委常委。
折叠司法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检察院和军事法院组成。2011年7月26日,越南第十三届国会第一次会议投票产生了新一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和平以96.2%的得票率获得连任;同日并选举原广义省省委书记阮和平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
张和平,男,56岁,越南南部隆安省人,法学硕士。第十二届国会选举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第十三届国会会议上获得连任。
阮和平,男,53岁,越南中部广义省人,法学博士。
折叠政要
折叠政党
折叠编辑本段军事力量
折叠军队

越南人民军于1944年12月22日建军。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组成的三结合“全民国防”体制。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地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组成。正规军又称主力部队,分陆军、海军、防空-空军三个军种。国家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由国家主席阮明哲兼任,政府总理阮晋勇任副主席。陆军31万,海军近3万,空军5万。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年限2至4年不等。年均国防预算约10亿美元。
折叠制度
越南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统帅各人民武装力量,并兼任国防与安宁会议主席。但实际上越共中央军事党委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越共中央总书记兼任军委书记,通过国防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国会设有国防与安宁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国防安全政策的执行;国家机关设有国防与安宁会议协助国家主席统帅武装力量。
折叠机构
国防部既是越共中央军事党委的办事机构,又是越军的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下辖总参谋部、总政治局、总后勤局、总技术局、国防工业总局和情报总局。六大总部(局)分别负责全军的军事指挥、政治思想教育、后勤供应、技术保障、军工及生产经营、情报搜集与服务。国防部机关设有办公厅政策局、物资局、财政局、外事局、刑事调查局、科技与环境管理局、经济局、计划投资局、车辆局、武器弹药局、计量局、科学工艺环境通讯中心、监察委员会等,直属单位有军事战略院、军事历史研究院等。
折叠编辑本段外交关系
折叠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奉行全方位、多样化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大国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其对外工作重点是“融入国际社会、搞好周边关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2006年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地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被世贸组织接纳为第150个成员,被亚洲国家推举为2008-2009年任期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亚洲唯一候选国。2006年,共有12位外国元首,17位正、副总理,12位国会正、副议长访问越南。现已与169个国家建交,并同20个国际组织及480多个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折叠越中关系
中越两国于1950年1月18日建交, 尚未从内战中恢复巨大的战争创伤的中国开始向越南无偿提供了累计达几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越南爆发战争后,更有大量物资无偿赠送给越南并派出大量科技人员帮助越南发展工业,支持越南作战,最终迫使美国签订停战协议。中国一直还以很低廉的价格把矿产品出售给越南。[5]
1958年,越南“承认南沙群岛属中国”国书原件。原件译文: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府尊敬的(周恩来)总理同志:我们郑重的向总理同志声明: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承认和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所作的关于中国领海的决定和声明。我们向总理同志致以诚挚的敬意!1958年9月14日于河内敬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总理:范文同(签名、盖章)。
现任中国驻越大使孙国祥,2008年12月16日递交国书。
现任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2008年9月19日递交国书。
2006年中越两国举行了第11轮(7月)海上问题专家小组谈判,第17(8月底9月初)、18轮(10月)陆地边界联合勘界委员会首席代表会晤和多次专家会议,两轮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和共同开发谈判联合工作组会谈(1月、9月)。
8月,中越北部湾渔业联合委员会第三届年会第二次筹备会和第三届年会正式会议在河内召开。
10月10日,中国、越南和老挝三国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关于确定三国国界交界点的条约》。
4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访越。5月,中越边境地区合作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11月,两国国防部举行第二次中越防务安全磋商。12月,两国海军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第二次联合巡逻。
2007年中越双边贸易额151.2亿美元,同比增长51.9%。中国对越投资增长势头良好,2007年中国对越投资1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我国在越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同总额81.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5亿美元;其中2006年新签合同额22.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5亿美元。
折叠越美关系
1995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1997年5月双方首任大使抵任。2006年越美关系得到重要发展。5月,越美就越加入WTO达成协议,结束双边市场准入谈判。11月,美国不再把越南列入“宗教特别关注国家”。12月,美国国会表决通过法案,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越美经济、贸易、投资关系继续迅速发展,2006年越美双边贸易额达97亿美元。
折叠越俄关系
越同前苏联于1950年1月建交。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苏联支持越南,要求中国从越南撤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越外交关系。1994年两国签署《友好关系基本原则条约》。2006年,越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9月,越国家副主席张美华访俄。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河内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访越。2006年,越俄双边贸易额约11亿美元。
折叠越日关系
1973年9月越同日本建交。2006年,越南与日本关系发展顺利。5月,越副外长阮富平访日。10月,越政府总理阮晋勇访日,双方签署了5项经贸合作协议,同意到2010年把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50亿美元。7月,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横路孝弘访越。8月,越日签署科技合作协定。1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河内APEC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月,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出席APEC部长会议。1992~2005年,日本共向越提供官方发展援助12147亿日元(相当于110亿美元),其中优惠贷款96亿美元,无偿援助14亿美元。2005年财政年度,日本向越提供优惠贷款883.2亿日元。
折叠越老关系
1975年8月12日建交。2006年越老全面合作和“特殊传统友谊”关系进一步深化。截至2006年底,越南在老挝投资协议资金总额6亿美元。3月,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访老挝。10月,农德孟总书记访老挝,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2月,新任总理阮晋勇访老挝。4月,老挝副总理通伦·西苏里访越。6月,老挝党总书记、国家主席访越,双方发表联合公报。8月,老挝总理波松·布帕万访越。
折叠越柬关系
1967年6月24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与柬埔寨王国建交。1979年越南占领了柬埔寨,后于1989年撤离并与柬埔寨实现和解。2006年,越柬关系有了新发展。双方就加强各领域合作的办法达成共识,并决心到2010年把双边贸易额提高到20亿美元。3月,越政府总理潘文凯访柬。8月,越政府副总理阮生雄访柬。12月,新任总理阮晋勇访问柬埔寨。3月,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访越。7月,柬埔寨国会主席韩桑林访越。2005年,越柬双边贸易额达7亿美元,同比增长34%。
折叠与东盟关系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越同东盟关系日益密切。2006年9月,越国会主席阮富仲出席在菲律宾举行的第27届东南亚国家议会联盟会议,分别与菲律宾、老挝和新加坡国会领导人举行会晤。
2006年,越南与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3月,马来西亚外长赛义德·哈米德访越。同月,文莱王储穆赫塔迪·比拉访越。10月,泰国总理素拉育访越。11月,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访越。3月,越国防部长范文茶访问马来西亚。12月,马来西亚国防力量司令访越。10月,越国家副主席张美华访问文莱。12月,越政府总理阮晋勇访问泰国。
折叠与欧盟关系
2006年越与欧盟关系继续发展。双边经贸、金融、文化、教育、科技合作关系不断发展。欧盟是越重要贸易伙伴,2005年双边贸易额74亿美元,在越实际投资额40亿美元。2004年、2005年欧盟向越提供的无偿援助最多。越主要向越出口皮鞋、纺织品等。2006年欧盟正式取消越南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5月,欧洲议会代表团访越。
2006年欧洲委员会及欧盟成员国承诺在2007-2013年期间每年向越南提供援助1.6亿欧元;法国在2006-2010年期间援助14亿欧元;在未来五年内,英国援助5亿美元,丹麦每年援助6700万欧元;荷兰在2006-2008年期间每年援助6000万欧元。2007年欧盟承诺向越南提供9.482亿欧元官方发展援助(ODA)。9月,阮晋勇总理出席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
折叠编辑本段国家经济
越南属发展中国家。1986年开始实行革新开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确定了三大经济战略重点,即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中心,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建立市场经济的配套管理体制。实行革新开放的二十多年来,越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990-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三产结构趋向协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2006年,越南正式加入WTO,并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折叠工业
2009年,越南工业产值696.6万亿越盾,比上年增长7.6%。其中,国有企业产值增长3.7%(其中,中央管理企业增长5.5%,地方管理企业减少2.9%);非国有经济领域增长9.9%;外资企业领域增长8.1%(其中油气增长9.2%,其他行业增长8%)。2010年,越南工业产值增长14%。其中,国有企业产值增长7.4%,外资企业产值增长17.2%。主要工业产品:煤炭、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水产品等。
折叠农业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2010年越南农林渔业总产值232.7万亿越盾,比2009年增长4.7%,其中农、林、渔业产值分别增长4.2%、4.6%、6.1%。
折叠财政金融
2009年财政收入完成年计划,财政收入390.65万亿越盾,超出年初预算0.2%。财政支出533万亿越盾,超出年初预算8.5%。2006年发行政府债券106.66亿美元。2003~2006年共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外币)外债约309.80亿美元。
折叠对外贸易
越南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13年以来越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1556亿美元,贸易逆差124亿美元,其中出口716亿美元,增长25.5%,进口840亿美元,增长20.1%。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7.8亿美元。
服务业出口总额约126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7.66亿美元,同比下降18.1%;旅游业出口额为30.5亿美元,同比下降22.4%;运输业出口额为20.62亿美元,下降12.5%。服务贸易进口额为68.37亿美元,下降14.1%;旅游业进口额为11亿美元,下降21.8%;运输服务进口额8.6亿美元,下降21.8%。全年服务贸易逆差1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
越南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盟、东盟、日本以及中国。2013年,越南10亿美元以上的主要出口商品有九种,分别为:煤炭、橡胶、纺织品、石油、水产品、鞋类、大米、木材及木制品、咖啡。4种传统出口商品煤炭、橡胶、石油、纺织品均在40亿美元以上,其中纺织品为90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主要进口商品有:摩托车、机械设备及零件、纺织原料、成品油、钢材、皮革。主要进口市场为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
折叠外国资本
外资的进入对越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年外国新增在越南投资协议金额186亿美元,新增项目969个,实际到位110亿美元,增长10%。在越南总投资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
折叠外国援助
1993年国际社会恢复对越援助,2010年越南获得的官方发展援助(ODA)约35亿美元。
折叠货币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折叠语言
越南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的国家,官方正式认定公布的民族共有54个。依据越南统计总局(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2010)于2010年所公布,于2009年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约8,584万人。其中主体民族“京”(Kinh)族占85.7%,其余53个少数民族占14.3%。京族人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其母语就是越南语(越南语称为Tiếng Việt)。若就语言分类的角度来看,越南的民族数量远多于54个民族。
根据Ethnologue(Lewis 2009:537)的纪录,若不包含手语,越南境内共有105种语言。越南政府认定的54个民族分属于下面5个语系:“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壮侗语系”(Daic)、“苗瑶语系”(Hmong-Mien; Miao-Yao)、“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和“汉藏语系”(Sino-Tibetan)。属于南亚语系的越南语被采用为全国性官方语言,用于教育体制及大众媒体。约90%的少数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语。
21世纪以来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意识的抬头,民族母语的教育权与传播权逐渐受到重视。譬如,在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已经使用一些少数民族语如苗语、泰语、高棉语等放送。
越南语因为过去曾用汉字且有许多汉越词,于20世纪初曾被误会为汉藏语系的成员。后来经过深入研究,才发现越语应该分类在南亚语系底下较适当)。越南语大约可分为北中南三大方言群,除了少数腔调及词汇的差异外,基本上方言之间可以互相沟通理解。建国后越南是以位于北方的首都河内腔为标准。
折叠文字
越南古代使用汉字,阮朝嗣德帝曾说“我越文明,自锡光以后,盖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术,无一不用汉字”。越南古代典籍《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大南实录》及家喻户晓的《南国山河》、《平吴大诰》等作品均用汉文写成。封建时期的越南发展出民族文字“喃字”;越南著名的喃文小说《金云翘传》(阮攸著)便大量采用了喃字。此间的胡朝(1400年~1407年)和西山阮朝富春政权(1788年~1802年)的统治者曾经重视喃字并且将其提升到国家文书用字的地位。19世纪末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后,用拉丁字母拼写越南语的书写体系流行起来,之后取代喃字成为当今越南的官方文字。这种文字叫做国语字(Chu Quoc Ngu),是17世纪到越南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法语:Alexandre de Rhodes)根据先前传教士的拼写原则整合而成。
16世纪末经由西欧传教士传入罗马字来书写越南语。经过不少传教士的努力之下,法国籍传教士“Alexandre de Rhodes”(亚历山德罗)在1651年出版第一本越南罗马字辞典《越、葡、拉》。Alexandre de Rhodes及《越、葡、拉》对越南罗马字的贡献就如同Medherst和他1837年出版的《福建方言字典》对台湾教会白话字的开基性贡献;两人都是集众人的经验,将罗马字书写系统化和出版的头一人。Alexandre de Rhodes的罗马字方案经过不同时期微幅修改后,才发展成越南普遍使用的正式文字。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段,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法语取代汉文及越南语而成为越南的官方语言。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并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后,他并随即宣布采用越南语和越南罗马字为官方语言的政策。自此,越南语和越南罗马字取代法语、汉字而成为当今越南唯一的口语和书写语标准。
汉字在越南被使用了约两千年,知识分子使用汉字著书立说,政府文件亦使用汉字。不过在越南文学史上,古典文学通常指用喃字书写的作品,近现代文学则指用国语字书写的作品。[6]
折叠节日
农历新年: | 同中国农历新年一致 |
---|---|
越南共产党成立日: | 2月3日(1930年) |
越南南方解放日: | 4月30日(1975年) |
越南国庆日: | 9月2日(1945年) |
胡志明诞辰日: | 5月19日(1890年 |
折叠宗教
越南最大的宗教。越南佛教最原始是从印度传入,大约在第一世纪初,印度商人已经经由海路进入越南了,其中有许多佛教徒的商人。因此,佛教开始传入了越南。东汉末年,大乘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越南人称为“北宗”。十世纪后,被尊为国教。小乘佛教从泰国和柬埔寨传入,称之为“南宗”。截止2013年全国佛教徒约5000 万人。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
天主教1533年罗马传教士曾到越南传教,但未成功。16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传教士再次来传教,并通过贿赂统治阶级的政策最终将天主教传入越南,尔后发展迅速。法国统治时期取得合法地位。目前有信徒约300多万,南方的同奈省是越南天主教友最多的地区,教堂林立。位于胡志明市中心的哥特式圣母大教堂是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教堂前的“巴黎公社广场”上竖立手捧地球的巨大圣母像。海滨度假城市头顿的耶稣山上,矗立着32米高的巨型耶稣像(建于1974年)。前阮朝的南芳皇后和南越总统吴廷琰都笃信天主教。
越南使用的拼音文字,是一位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罗德(Alexandre de Rhodes)所发明。
基督新教
1893年传入西贡,但遭法国殖民当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宣道会在越南打稳基础。基督新教现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河西、承天、广南-岘港、波莱古、平顺等地。
是1926年吴文昭、黎文忠揉和佛教、基督教、道教、儒教创立的本土宗教。全称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稣(圣道)、老子(仙道)、释迹(佛道)。越南南部的西宁、迪石等地的京族农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每日6点、12点、18点、24点要焚香诵经。
1939年黄富楚创立。该教为佛教的变体,但不建寺庙,用一块红布代替神像,供品为鲜花和清水。流行于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东川等地。
越南信仰伊斯兰的伊斯兰教主要是占族。但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越南穆斯林是其他族群。
传说中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已有阿拉伯人来到占城。但他们主要是商人,最早在十一世纪占族才有人信仰伊斯兰教。在1471年占婆因被后黎朝打败,占族受马六甲苏丹国影向较多人接受,直到十七世纪中叶才全民接受伊斯兰教。
折叠武术
越南武术自古受中国武术影响较大,同时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拳术也渗透入越南武术。然而,在吸收邻国武术精华的同时,越南武术也保留了大量自身的特点。越南武术的武服多采用类似柔道、跆拳道式样的武服,并采用不同颜色的腰带以区分习武者的级别。 目前最具影响的越南武术是越武道。越武道是越南武术之道,受中国南少林和泰拳的影响,自立流派发展起来的。1988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90年北京亚运会,武术比赛正式出现在亚运会上。
关于奥运会,越南从1952年参加奥运会至今,仅获2枚银牌,即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57公斤级跆拳道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56公斤级举重。
折叠体育
越南的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流传较广的主要有武术、象棋、藤球和赛牛等,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为了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从1991年开始,越南将每年的3月27日定为“越南体育日”。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折叠人民生活
2006年,越居民生活稳定。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于农产品和食品价格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全年物价上涨指数为6.6%。2006年全国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数量继续减少,贫困人口下降到18.1%。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劳动者收入差距较大。2006年城市失业率为4.4%。截至2005年底,越全国电话用户为1584.5万部;2006年人口增长率为12.1‰,人口出生率为17.4‰,人口死亡率为5.3‰。2005年共有各级医院13243所,病床197200张。2010年,越南居民生活稳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全国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数量继续减少,贫困户比例下降到10.6%。
折叠人口
2014年越南人口约为9000万,排名世界第13位。男性占50.2%,女性占49.8%。城市人口占33%,农村人口占67%。越南有54个民族,京族占总人口87%;少数民族有岱依族、泰族、芒族、高棉族、赫蒙族、侬族、华族等。200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华族为823,071人(占越南总人口0.96%),根据越南各民族人口数量排名,华族是越南第八大民族。
折叠民族
越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政府认定的有54个。每一个越南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遗产。多数越南西部的少数民族族群被统称为“山里人”。
越南共有54个民族,如下 哲族 · 芒族 · 越族 · 土族 · 布依族 · 热依族 · 佬族 · 卢族 · 侬族 · 山泽族 · 岱依族 · 泰族 · 仡佬族 · 拉基族 · 拉哈族 · 布标族 · 瑶族 · 赫蒙族 · 巴天族 · 巴拿族 · 布娄族 · 布鲁-云乔族 · 遮罗族 · 戈族 · 格贺族 · 戈都族 · 叶坚族 · 赫耶族 · 抗族 · 高棉族 · 克木族 · 麻族 · 莽族 · 墨侬族 · 俄都族 · 勒曼族 · 达渥族 · 欣门族 · 色当族 · 斯丁族 · 华族 · 艾族 · 山由族 · 占族 · 朱鲁族 · 埃地族 · 嘉莱族 · 拉格莱族 · 贡族 · 哈尼族 · 拉祜族 · 倮倮族 · 夫拉族 · 西拉族
根据越南1999年人口统计数据,越南前八大民族及所占人口比例如下: 1.京族/越族(主体民族),占比86.2% 2.岱依族,占比1.9% 3.傣族,占比1.7% 4.芒族,占比1.5% 5.高棉族,占比1.4% 6.华族,占比1.1% 7.侬族,占比1.1%8.苗族/赫蒙族,占比1.0% 其余的46个民族,占比4.1% 。
京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Gin ,越南 语:người Kinh,或称京人),京族也称为越族(越 南语:người Việt) 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 南总人口的86%,是狭义上的越南人。在中国境 内,京族被视为少数民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于1958年将中国境内的这个民族定名为京 族,在越南官方也使用“京族”这一名称来区别于 越南境内其它民族。
岱依族(越南语:Tày;壮语:Bouxdaej),称岱族,在繁体中文社区有时使用越南语“Tày”对 应的汉字而译为“齐族”,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 一。人口147万7514(1999年统计)。该族是越南第二大的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越南主体民族越族。 岱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谅山、太原、广宁等省的河谷和山脚地带。该族在中国大陆属于壮族
泰族(越南语:Thái),泰族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 又译傣族,人口132万8725(1999年统计)。是 越南第二大少数民族,人数仅次于岱依族。主要 分布在莱州、山罗、和平、清化和乂安等省。
黑泰(越南语:Thái Đen),又称傣担(越南 语:Tày Đăm)。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莱州 省和山罗省的琼涯、北安、符安三县。说傣担 语。 白泰(越南语:Thái Trắng),又称傣端(越南 语:Tày Đón)或傣皓(越南语:Tày Khao)。 主要分布在山罗省和奠边省的奠边、巡教两县。 说傣端语。 红泰(越南语:Thái Đỏ),又称Tày Đeng。主 要分布在山罗省木州县、和平省梅州县以及清化 省和乂安省的山区。人数140000,也分布于泰国 与美国。
芒族(越南语:Người Mường/ )是越南官方 划分的54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越南西北部, 集中于和平省,以及清化省的山区,人口约 123.6万 ,是越南第三大的少数民族。 芒族人自称“莫尔”,在一些地区又有不同称呼, 如“莫”(和平省)、“莫爱”(昆爱地区)、“蒙 沙”(广平省)等。“芒”他族该民族的称呼,在泰 语中,“芒”(勐)是“区域”或“地区”之意。芒族人还 自称“孟龙”,意即“住在中心地区的人”。
高棉族(Khmer)是柬埔寨的主要民族,占柬埔寨1480万人口的九成左右。一些高棉人生活在相邻的泰国和越南。高棉 族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人口105万5174人 (1999年统计)。高棉人说的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高棉人主要信仰高棉佛教,这种信仰混合了上座 部佛教、印度教、泛灵论和祖先崇拜。
华族,根据越南人口普查数据,华族为823,071人(占越南总人口0.96%)根据越南人口普查数据数据,按各民族人口数量排名, 华族是越南第六大民族。
侬族,侬族(越南语:Người Nùng/ 侬;壮语: Bouxnoengz 或 Noengzyaw)是越南官方认定的 53个少数民族之一,与岱依族亲缘关系密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个民族都被划为壮族。 侬族人口约70万,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内陆的山区。比较集中的地区包括谅山省、高平省、太原 省、河江省、北省、老街省、宣光省等。[7]
折叠教育
越南已形成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普通教育学制为12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年小学,第二阶段为4年初中,第三阶段为3年高中。2000年越南宣布已基本实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目标。2001年开始普及9年义务教育。2009至2010学年,越南全国在校大、中、小学学生约1749万名,教师81.03万名。全国共有376所高等院校。著名高校有河内国家大学、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顺化大学、太原大学、岘港大学等。
2009年至2010年越南全国学校学生及教师情况如下
学校 | 全国共有376所高等院校 |
---|---|
教师 | 全国在校大、中、小,教师81.03万人 |
学生 | 全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约1749万人 |
折叠媒体
中央及地方新闻单位共450家。报社约150家,其余为行业小报。主要报刊有:《人民报》,越共中央机关报,1951年创刊,在国外设有3个分支机构,1998年5月开设电子版;《人民军队报》,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机关报;《大团结报》,祖国阵线中央机关报;《西贡解放报》(越文和中文版),越共胡志明市委机关报;《共产主义》月刊,越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1956年创刊,2001年设电子版;《全民国防》月刊。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台标
越南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报》2012年8月30日正式开通中文网站。《人民报》中文网站的开通将有助于扩大越南媒体的传播范围,展示越南的国家建设成果。《人民报》是越南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于1951年3月11日创刊。《人民报》网站于1998年6月21日创立。
越南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1945年创立,1976年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与之合并,在全国各省市及国外均设有分社。1998年8月开设互联网(越、英、法、西班牙文)。
“越南之声”广播电台成立于1954年,有四套对内节目,用越南语及数种少数民族语言播音;对外广播用汉语、俄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印尼语、老挝语、柬埔寨语、泰语、马来语、韩语、日语等。
越南中央电视台成立于1971年,可同时播送四套节目。
折叠交通
越南 交通2013年以来交通运输业经过重组,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交通运输仍为越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2009年客运量为19.89亿人次,货运量6.4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4.1%。2010年客运量为24.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5%,货运量7.148亿吨,比上年增长12.4%。
铁路:网络包括6条干线和一些支线,总长3220公里,干线全长2700公里。有410个机车头,其中150多个是蒸汽机车头。2005年客运量0.128亿人次,货运量884万吨。
公路:总长13万多公里(其中1.4万公里国道,1.5万公里省道,其余是连接各县乡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约占10%,汽车总数7万辆,货车8.8万辆,客车6.1万辆。2005年客运量10.94亿人,货运量2.12亿吨。
水运:水路总长1.1万公里,内河水运有854艘拖船、28470艘货船、1355艘驳船,运输能力约163万吨。海运有610艘货船、6艘驳船,运输能力84万吨。交通部直接管辖的8大港口为广宁、海防、炉门、归仁、义安、芽庄、岘港和西贡港。2005年客运量1.71亿人,货运量6298万吨。其中重要的国际货运港口有海防市和胡志明市
空运:全国共有大小机场90个,其中15个为民用机场。国际机场有:内排国际机场(河内市)、岘港国际机场(岘港市)和新山一国际机场(胡志明市)、吉碑国际机场(海防市)、金兰国际机场(庆和省)、莲姜国际机场(林同省)、富牌国际机场(顺化市)。原用客机大多为前苏联制造,近几年通过向西方公司购买和租用,正逐步由欧美机型所取代。2005年客运量为680万人,货运量10.51万吨。
管道运输:汽油管道运输建于60年代,现有275公里长的B12输油管道,设计能力为100万吨/年。
折叠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下一篇:没有了